青壯年椎因性背痛 免手術即可緩解

文/陳東明

下背痛是骨科門診病患中,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絕大多數患者是因為姿勢不當,或短期負荷過多所造成。

這種牽涉到肌肉、肌腱或韌帶等軟組織的疲勞所導致的下背痛,通常只需短暫的休息,配合作息和姿勢的調整,就能得到症狀的改善。少部份的病患,症狀會持續長達數週。當這症狀出現達3個月之久,我們就定義為慢性下背痛。

 

在這些慢性下背痛的病患當中,有一些患者的X光檢查,並不會出現明顯的脊椎病變,這類患者有相當高的比例,其下背痛的症狀主要是因為椎間盤早期的退化病變而造成,臨床上稱作椎因性背痛(Discogenic)。

 

椎因性背痛通常好發於青壯年,由於正值事業的衝刺期,所以,嚴重的患者,可能工作的效率會大大的降低。

典型的症狀為下背持續痠痛及無力感,隨著久坐或久站,症狀會持續惡化。

當身體扭轉或姿勢改變時,有些患者會抱怨像刀割的刺痛感。這類因為椎間盤退化所造成的背痛,往往會因為患者躺平而緩解。

 

治療不外乎以減輕腰部的負荷為主。包括避免彎腰、提重物、久坐或久站。

日常生活需保持姿勢端正,坐姿宜正確。如果背痛持續惡化,可以考慮臥床休息1至2天,或者是間斷性的平躺。非類固醇的消炎藥在這類患者的效果不若急性下背痛者有效,不過可以嘗試適量的使用。

至於護腰背架的使用,有助於椎間盤壓力的減輕,進而達到紓緩症狀的目的,不過穿戴過久,恐會有肌肉萎縮的疑慮,因此不宜長期使用。平日的復健運動則以背部肌肉的伸展和肌力增強為主,游泳和特定的瑜伽動作是個不錯的選擇。

絕大多數的患者都能藉由非手術的方式達到一定程度的症狀緩解。只有極少數的病患,最終需採取手術治療。傳統手術的方式主要是利用內固定器將有問題的椎間盤關節予以固定住,同時進行骨融合術。

近年來,對於一些較年輕的患者,也陸續發展出新的人工韌帶或人工椎間盤手術,提供另一種的選擇。

(作者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治醫師,以上轉載自自由時報。)


張老師關心小語:

不論是哪種的姿勢不良,持續時間越久,影響身體的情況也越重大。

不管是哪個部位皆是如此,筋附於骨上,受不當外力(在此先設定外力為姿勢不良)推擠後,便會歪斜,而筋歪骨也跟著牽移。

人體全身的肌肉、筋膜猶如魚網般,一個點不對了,會連帶影響許多地方,牽一髮而動全身。

接受中西哪種的治療方式都是個人選擇,但是最根本的方法,還是得保持良好的習慣,

舉凡飲食、作息、動作、心情,如此,才能讓自己的健康永保。

這也算另一種的投資自我,不是嗎?:)

謹祝各位朋友健康順心。

 

  
特別關鍵字:
按摩,台中按摩,台中按摩推薦,中區按摩,北區按摩,北屯區按摩